欲窮千里目?眼科醫生透漏秘訣
2023-10-18
楊健一指出,眼睛保健首重保持適當的距離,其次是基本的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深色蔬菜;但若沒有良好的用眼習慣,即使有葉黃素和葉綠素等營養物質,也不會起到作用。他提到,如果眼睛完全放鬆並望向遠處,視角是0度,但如果物體在50公分遠處,則需要200多度的焦距,33公分需要300多度,20公分需要500度,10公分需要1000多度;物體越近,睫狀肌收縮程度越大,最終過度疲勞導致近視。而人的眼睛視野其實相當有限,甚至比不上老鷹。老鷹能夠在數十公尺高處飛行的同時,觀察地面上的小老鼠,這種能力是人類所不及的。人類的視覺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
楊健一認為,「視」是指看到事物,「覺」則是感知。眼睛本身是一種感光機構,將影像的光線聚集起來。真正的視覺呈現在大腦區。目前醫學無法準確說明影像出現在哪裡。如果身體出現問題,比如有血管腫瘤壓迫,可能會影響視力。而眼睛過度使用是一種普遍問題。在工作之餘,每個人都應該留出5%的時間給自己,以幫助身體恢復疲勞。不能讓自己過於疲憊;就像銀行存款一樣,不能花光所有精力。要保持良好的姿勢和適當的距離。如果光線不足,視覺敏感度會降低,大腦會感到疲勞。
楊健一分享自己練習氣功的經歷。他起初因為不懂得保養健康而在一次重感冒後,耳朵聾掉了。一位護理師成為了他的貴人,推薦他到太極門練氣功,最終幫助他恢復了聽力。練氣功讓他學會不被情緒左右而更快樂、更有智慧。此外,他隨太極門師父走訪南太平洋國家,因而能看到更加廣闊與美麗的世界。他認為這樣的心境,將有助於減少戰爭和身體傷害,以及遇到困難時過於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