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高齡社會的省思
2025-08-07
林金保提到,台灣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僅花7年,老年人口急速上升,現今平均約每3.3位青壯年須要扶養1位長者。這意味著台灣面臨勞動力減少,社會負擔加重、長照需求增加挑戰!
林金保6月初去溫哥華,女兒特地為她安排近郊高級露營區的生日驚喜。為了當晚要燒營火,還事前親自砍柴,當天河岸旁環繞著火車與客運車輛的各種聲音,沉浸在自然的山水美景中,加拿大春寒料峭,他抱著孫子深蹲鍛鍊,共度親子珍貴時光,留下難忘的65歲生日禮。
林金保回憶,年輕時期因運動過度造成腰痛,非典型運動傷害。腰痛反覆持續十幾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為解決疼痛,嘗試各種中西醫方法,但效果有限。幸好透過朋友引薦進入太極門,練氣功約半年後,腰痛大幅改善,幾乎不再復發。林金保慶幸自己提早作準備,可因應年老的規劃。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維持肌耐力才能在老化過程中保有自主行動。在太極門練功多年,林金保每日練功、蹲起及整合簡易居家運動,減緩肌耐力的流失率,能夠健康老化自主行動。他表示,太極門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師兄姊,在道館內交流溝通互相關懷,有機會「學習新事物」,他學會運用AI軟體作活動海報,也學習樂器演奏。師兄姊們每週一起練功研修,彼此交流談心,可以給予正向的鼓勵與支持,在太極門裡滿足了超高齡社會的四個需求,健康老化、社會參與、照顧效能及自主行動。|
林金保提到,北歐國家平均「臥床到死亡」僅數十天,而台灣卻可能長達數年,所以行動自主力尤其重要,他透過練氣養生維持健康與行動力,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家人也放心。他提到,65歲不是終點,只有把自己準備好,積極走出家門、保持社會參與,未來也能活出自在喜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