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無罣礙
陳玉侑
陳玉侑 2009-04-02
也許是前世未了之緣吧!從小我們感情就濃,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哥哥常把在學校所得的零食,捨不得吃地帶回給未入學的我們。尚未學國語的我們,哥哥就把學會的ㄅ、ㄆ、ㄇ先教我們,儼然就是我們的小老師。身形瘦小的我在哥哥背上騎馬打仗,四處征戰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
記得小妹要上國小時,我將存了好幾年捨不得花的二十元,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在街上逛了又逛,終於買了一個我覺得滿意的鉛筆盒送給她。大妹和我年紀近,每天一起嬉鬧著上學,那是我小學時期最多的回憶。聰明懂事的大哥,一直是我學習的典範,我從小就是他的小跟班,後來大哥到高雄讀醫學院,我和大妹北上各自就學,小妹還小留在家鄉,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假日回家時,兄妹一起促膝談心。當時破舊的三合院裡,寂靜的星空下,不時傳出我們兄妹的歡笑聲,那時老是怪夜晚太短暫。
在台北唸書時,交遊廣闊的我,生活費老是不夠用。我的兩個妹妹,也許常常看到姑姑、阿姨、舅舅拿錢接濟負債累累的父母,所以她們也自然而然地把省吃儉用存下來的生活費留給我做不時之需。因此,我們兄妹的感情就比別人多一份情牽,我那時想,以後我經濟能力夠時,我要送給妹妹一棟房子來還這份情。
長大結婚後,我們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尤其小妹大學畢業後,就遠嫁美國,像以前那樣星光夜談的機會自然就少了。甚至,當她在美國乳癌病發時,我雖然心疼牽掛,也只能透過電話表達遙遠的關心。
後來妹妹相繼進入太極門練功。三年前,大哥因心肌梗塞猝逝後,家族經濟的重擔就落在我肩上,妹妹擔心我身心遭受的壓力太大,一致推薦我一起到太極門練氣功調養身心。當時面對大哥的驟逝,令我感到很驚訝的是,那個從小受我們呵護的小妹,因為勤練功,不但調理好受病魔摧殘的身體,更學到了太極陰陽的智慧,接受了人生無常的哲理,而能平靜地面對這一切。我很替她高興,也很感恩師父的引導,讓她能完全走出癌症的陰影,因為身為兄長的我,當年雖然也很想幫她克服她內心的恐懼,但我能使上力的地方實在有限。這幾年來,我自己在師父的教導下,也體悟到「逝者不可追,來者要把握」的真諦。漸漸的我也放下了對於大哥的牽掛。
以前我對於兩個妹妹一直感到很歉疚,大妹結婚時,我剛上醫學院,那時家中經濟正拮据,不但沒有盛大的婚禮,還讓她帶著家中的包袱出嫁。小妹遠嫁異國後,內心總有「親人來訪」的期待,然而十幾年來,我始終因為工作忙碌,未曾去探望她。兩個妹妹婚後,還依然牽掛娘家經濟的情況,甚至他們夫妻間難免為了娘家的事而意見不同。身為兄長的我,一直覺得沒有盡到責任,未能好好照顧她們,讓她們可以無罣礙的出嫁。十幾、二十年來這種虧欠的情愫,始終沉浮在心海。每當她們回娘家後要返回各自的家時,就會浮上我心頭來,就這麼沉沉浮浮。
如今我們同在太極門練功,不但是血濃於水的兄妹,也是同修共渡的師兄姊,我們學到了放下與平衡的功夫。她們放下了對娘家過多的牽掛,在自己的家庭和娘家之間找到平衡點,我也放下了對她們的罣礙。雖然我們無法時時相聚,但我們的心在師父的洗鍊下,變得心氣相通,知道彼此的心都被師父安了。
真的很感恩師父,讓我們兄妹之情不但未隨時空而淡化,反而更昇華成永恆的修道情。這樣,生生世世的兄弟姊妹情我再也不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