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結交八個印度朋友
太極門弟子賴建宇分享鏡頭外的感人故事
2011-01-02
這場在印度勒克瑙(Lucknow) 舉辦的第11屆全球首席大法官國際會議暨2010年全球意識覺醒研討會,吸引國際媒體近五十家前往報導,為了忠實記錄一場場活動,幾乎都要費盡心思搶好位子,一不小心還會得罪其他攝影師。來自台灣台中的賴建宇與印度籍八位攝影工作人員,從一開始只是微笑點頭、握手打招呼,直到後來一見面就擁抱,僅管賴建宇英語不太靈光,但僅憑著”Hello” 、”How are you?”等簡單的問候語,以及一些攝影的專業術語,雙方溝通無礙。賴建宇開心表示,「因為他們英語也不是很好,複雜的英文反而會聽不懂啦!」他讚道:「其實他們的心都很善良單純,因此從第二天開始每次見面都越來越熱絡,我會熱情跟他們打招呼,到後來他們還會幫我占位子,招手要我過去架機器拍攝。」尤其,他的印度朋友V. Kurian還熱情與他分享所有的錄影的成果,讓親訪團攝影師沒有遺珠之憾。讓人好奇,賴建宇如何發揮獨特的外交能力,創造媒體界中的不可能?
賴建宇很感謝印度朋友的幫忙,為了瞭聊表心意,他隨手送了台灣豆干給印度朋友。
「Vegetarian?」「是啊,不過很辣。」「Oh,I Love it!」雙方簡單的單字對話,蘊含不可言喻的情誼。平日在太極門神氣家族薰陶下,賴建宇習慣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師兄姊相處,彼此關懷與尊重,他也很自然的對待新認識的印度朋友,甚至很有興趣去認識他們的生活與文化面。有位印度攝影師屬於錫克教,不得剪頭髮,看到賴建宇的真誠,他還不厭其煩解說自己的文化,包括纏頭布長達7公尺,每天要花15分鐘纏頭,儘管雙方隔著不流利的英文,心與心的交流卻無障礙。
短短數天的相處,賴建宇一口氣認識了八位印度朋友,速度讓人訝異。離開印度的前一天,賴建宇還到處同行的親訪團團員蒐集台灣泡麵,並考慮到宗教差異,還細心的將泡麵分成葷與素,甚至畫了使用說明書,離情依依送給他的印度朋友們,大家開心不已。尊重與欣賞彼此的文化,跨越心的藩籬,此行不僅令賴建宇印象深刻,更成功完成舞台下的國民外交,結下善緣。賴建宇表示,「很感謝太極門師父的教導,讓我更加印證了人可以語言、膚色、習俗等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對人保有一顆尊重的心,希望我們在國外得到印度和國際友人的尊重,回到國內也能同樣得到政府對人民該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