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燈祈福、灌溉良心 民團辦論壇呼籲全民響應國際良心日
2021-04-13
主辦單位之一的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席Dr. Rene Wadlow致詞中表示,世界公民強調以良心為原則,發展一個具有共同價值觀的世界社會。道德是整體人權結構的關鍵。為了和平、公正和為生態負責的未來,我們必須努力讓這個世界成為更人道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暨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中提到,面對緊張、焦慮和抑鬱的環境氛圍,人類要如何恢復往日的平靜與安定?最好的良方就是實踐良心、愛與人權。洪博士強調,良心不是虛幻的名詞,它是可以即知即行的動詞。並鼓勵大家,在忙、茫、盲的生活裡,請每天安靜自己片刻,讓覺醒的良心時刻相伴,指引你行善止惡;起而行,日日思,從反省找到動力,把動力化為願力,以願力激發行動,必能改善自己、影響他人,並貢獻社會,造福世界。
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明光法師為日前太魯閣408號事件祝禱,也提醒大家從這個事件一定要深切認真地反省,知錯、認錯、勇改錯,知恩、報恩、常感恩,知苦、吃苦、最甘苦,知道、悟道、行大道。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透過影片談到,大家都忙著去尋找最新的科技,希望延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可是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關鍵:人類的科技發達到人變成一個優勢的族群,沒有辦法約束自己,造成今天重大的災難。所以要解決問題其實關鍵不在科技而在良心。良心必須要談到人跟萬物的關係、人跟地球的關係、人跟宇宙的關係,把良心找回來,就知道如何來約束自己,然後找到生存的答案。
「良心是人的根本,也是國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李惠宗教授提到,現代國家的核心價值,就是以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及財產自由而存在。國家的良心,
「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靈的指南針,讓我們永遠不迷失方向!」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董事長趙政岷以「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小故事發表談話強調,1.勿以善小而不為;2.良心要講紀律;3.要有勇氣路見不平;4.良心是一種文化,好心有好報。從以上4點來修行自己
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魏國彥以「戰勝水荒與空污的小撇步」提醒大家,台灣旱象未解,接下來缺水,儲水容器要加蓋,以預防登革熱,還有水要煮沸才能飲用。他從空汙對身體的傷害談起,表示我國空汙其實有改善,pm2.5平均濃度是降低了,但是心肺血管疾病反而增加?因為剩下的小顆粒懸浮微粒占了大部分,一樣進入人體,衍生肺部、心血管疾病、失智等。魏國彥指出,其實每個人發揚良心對自己有最大的好處,從自己做起,減少汙染,同時也可透過注意家中的汙染如二手菸、油煙等,保護自己。
開幕影片發表從2014年啟動的良心時代運動迄今推動成果,透過舉辦國際良心論壇、世界領袖高峰會,邀請各界菁英一起讓良心發聲,以行動共同守護美好的家園,也深入各級學校讓良心的種子從小扎根,截至目前已獲得200國人士響應。良心旋風不僅帶動全球良心文化,且在許多國家共同推動下,2019年7月25日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宣告每年4月5日為聯合國「國際良心日」,提升全球意識和行動力,從最根本的方式來改變世界,實現世界和平。2020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執行委員會也通過決議,每年4月5日在巴黎UNESCO總部和其全球各地的辦事處慶祝國際良心日,並由會員國及其它合作夥伴共同參與。
2020年在國際志工努力下,首屆聯合國國際良心日在去年成功舉辦全球線上慶祝活動,獲得各國熱烈迴響,並積極推動「國際良心日」宣言全球連署。「良心文化」已經成為普世價值,也是各國致力全球永續發展的良方,期望人人遵循良心的指引,落實在生活中。邀請大家一起推動「國際良心日宣言」連署活動,以及「良心時代運動宣言」連署(http://www.aneoc.org/zh/endorse-2in1/) ,說良心話,做良心事,期許世界公民發揮善的影響力,喚起正向能量來穩定動盪不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