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分享「快樂吃出好骨力」
2024-12-08
資深營養師黃翠華師姊分享增加骨力、吃出健康與快樂圓滿人生之道。並與太極門大安道館豎笛室內樂團的師兄師姊們開心合奏後一起合影。
現代人發福、骨質疏鬆及心臟血管問題是邁入中年後的三大隱憂,如何快樂的吃出健康呢?太極門大安道館於11月20日舉辦「快樂吃出好骨力」分享茶會,邀請現任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的資深營養師黃翠華師姊,分享增加骨力、吃出健康與快樂圓滿人生之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高齡化社會」是指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黃翠華指出,明年(2025)台灣已預見將迎來「超」高齡社會,而目前也有好幾個縣市率先達標了,速度比高齡化國家的日本還要快,我國這種失衡現象代表平均一位年輕人除了養活自己還要多養一位老人,現今社會年輕人打拼不易,將來老年人還是能靠自己照顧自己為好,所以大家應及早準備好因應之道。
黃翠華表示,限制一個人的行動,最主要是腿腳不方便、骨質疏鬆和慢性病等問題,其中骨質疏鬆問題最容易被忽略,但卻在大齡人群中佔據高比例(75歲以上,女性60%,男性20%),因而長者最怕跌倒。在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高居亞太國家第一名,是導致長時間臥床的重要原因,致死率甚至比癌症還高,引發髖部骨折主因往往是骨質疏鬆與肌少症。
中年後骨質逐年遞減,每10年流失3~5%。既然骨質減少為老化必然趨勢,就要積極存好「骨本」。年輕時期每為自己增加10%的骨質密度,就能延緩13年發生骨質疏鬆!善用休閒時間進行足夠強度的阻力運動,即能刺激強化骨質密度,例如:追劇時手舉裝碎石的礦泉水瓶練舉重或是快走、慢跑、上下階梯等,皆能增加肌肉敏捷與協調度,降低跌倒風險;運動部位最好能涵蓋上下肢,以增加該部位的骨質密度。
在飲食上,有效補鈣係指「同時攝取維他命C+D」,以提升所攝取鈣質的吸收率,配合七彩蔬果的多樣性以及適量蛋白質與營養更豐富的全食物為主要原則。蛋白質關乎肌少症,當攝取不足時,會直接消耗體內的儲存量,黃翠華最推薦天天吃鈣含量豐富的板豆腐料理,此外,無糖豆漿加黑芝麻粉也可大幅增加鈣的攝取,其他如蔬果類含有抗心血管疾病的植化素、高鈣(莧菜、芥蘭、地瓜葉),亞麻仁籽富含抗發炎成分Omega 3脂肪酸、南瓜子中的鋅提升免疫力,都能幫助身體更健康。另外,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這段時間則建議露手露腳曬太陽,只要20分鐘,分段曬也有效,讓表皮膽固醇直接轉成維生素D,比吃鈣片效果更佳。
黃翠華強調,身體的敏捷度和彈性,是要多去使用才會增加的。之前因為絆倒致左手骨折時,她仍每天堅持用單手做家事、參加有手部動作的合唱團、教書等活動,不讓自己因傷而減弱活動力,反而更快復原。黃翠華有感而發表示,心念比任何事都重要,當你快樂時,做任何事情都是快樂的。自從在太極門練氣功並跟著師父洪道子博士走訪世界各國後,她發現自己具有把快樂和愛散播出去進而幫助更多人開心的能力。原本人生對黃翠華來說就像是苦行僧一般,但在體驗過因助人而讓生命價值提升的快樂之後,現在的她想活得更久,繼續行善,幫助更多的人。
黃翠華也分享她學習單簧管這一年多來的心得。從小喜歡音樂的她,因為不忍心造成家裏的經濟負擔,雖很想學卻未能跨出那一步,現在能一圓兒時夢參加太極門師兄姊所組成的管樂團,對黃翠華來說,除了練就耐心和共好,更悟到深度的自我覺察,她體認到唯有隨時訓練自己在快節奏的生活步調中調整心性,讓心靜下來,才能吹好單簧管,而師兄姊們互相激勵與同心同氣的功夫,則讓學習更有效率。
茶會尾聲,黃翠華邀請了大安道館豎笛室內樂團的師兄師姊們一起現場合奏數首樂曲,透過悠揚的樂聲將滿滿的愛與感動心意送給現場與會嘉賓和師兄師姊。最後黃翠華藉由與同為太極門弟子的先生一起到國外參加音樂展演時,身穿典雅黑禮服的照片,表達她很感謝有這樣的機緣能和先生一起成長、一起幸福。在太極門得到如此內外俱足的豐盈,黃翠華深感身為太極門弟子的這17年,是她此生最重要的身分與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