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球鞋十分幸福
素芳 2021-07-09
回想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們的教育,完全承襲阿公的日式教育。說一不能有二、命令要絕對服從、生活規矩要遵守……像是換下的鞋子一定要擺放整齊,要隨手關燈、關水、物歸原處……只要沒做到,一定會被斥責、叨唸不停。記得有一次,因為貪玩忘了媽媽交代要煮晚飯,回家後馬上就被揍了一頓。當媽媽後,我自然也承襲這樣的教養方式,哪知時代不同,「威權」讓我們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先生離開後,我獨自帶著兩個兒子生活,過程的辛苦不在話下。小兒子離家至外地上班後,偌大的透天厝只剩下大兒子和我相依為命,可是他總是喜歡跟我唱反調。還好,我的師父一直引導弟子要務實修改個性、脾氣,要懂得自省,我不再凡事堅持己見,學著與孩子溝通,且不斷地修改自己,希望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慢慢也讓我們之間的互動有所改善。
有次整理鞋櫃時,無意中發現兒子的籃球鞋底都磨平了,心想:「該怎麼跟兒子提出換鞋子的建議,才不起爭執?」在打坐、省思中想到師父教導弟子:「做事要有新的思考模式。」心中響起:「溝通要說對話、不生氣、有功效。」於是我提醒自己,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樣嘮叨不停,最後不歡而散。所以我決定讓兒子有選擇的空間,並且善加引導:「昨天在整理鞋櫃時,發現你的球鞋都磨平了,你打籃球時,會不會影響抓地力及安全性?媽媽不會打籃球不知道,你自己考量看看,要不要換新鞋,決定權在於你。」這樣一講,果然皆大歡喜,兒子接受了我的建議,親子互動良好,又有功效。
透過每天勤加練功,一吸一吐中,讓我心情放輕鬆,學習放下,願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願意認錯,真心改變。透過一點一滴地修改,現在與人相處終於可以面帶微笑,真誠地對話,互動關係愉快,其中最讓我開懷的是改善了經常衝突的母子關係。我和兒子在假日會一起下廚,共同分享做菜的好心得,談心說笑,感情非常融洽,母子之間連對話的方式都不一樣了──「媽媽,中午我煮古早味炒麵給你吃!」哇!我的兒子竟然這麼會煮菜!超好吃的,正所謂「吃在嘴裡,甜在心裡!」感恩師父的教導,也讓我體會到原來母子間的相處也可以這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