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心 快樂情
張碧珊 2012-01-19
猶記第一次令我感動到眼淚直流的影片是《有你真好》,當我發現自己竟然會因為看電影而掉淚時,覺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感到非常不自在,所以拚命忍住不讓眼淚掉下來;但是愈是想忍愈是管不住,淚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一樣狂飆而下。有了一次經驗之後,後來遇到看戲掉淚,就決定不再彆扭,索性讓它痛快流吧!沒想到這樣的改變,居然讓我工作更能得心應手。
我在醫院擔任復健治療師,以前做事總是一板一眼,對於生老病死的情境早已司空見慣,只知道按表操課,快速完成工作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後來發現自己改變了,當我看到七十多歲的老先生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兒子,從走廊另一端,步履蹣跚朝治療室而來。我注視著這一幕,就像看到感動的影片一樣,不禁眼眶泛紅,我知道自己的心變柔軟了,我不再只用工作的角度處理老先生的問題,反而更仔細聆聽老先生的人生故事,站在他們的立場,傾聽他們的需求與難處,同理他們的心情。
得知老先生因病截肢、兒子罹患腦瘤,語言能力喪失,食衣住行都需要別人協助,而且腫瘤一再復發,因此經常帶著兒子進出醫院,幾乎以院為家……。在老先生敘述的過程中,我很快地掌握病人的問題,之後的療程也在雙方的互相信賴中完成,同時我也從中感受到老先生對兒子的愛是這麼的無私、這麼的無怨無悔;不管治療結果如何,老先生依然用愛陪伴兒子接受各種考驗。按照我以前的行事風格,像老先生的故事,對我來說只是一件事情而已,不會留下任何感動的痕跡。
究竟是什麼因素改變我的心境和態度呢?我在太極門練功多年,感受到師父對每位弟子都一視同仁,不管身分、地位、背景如何,總是無私地關愛每位弟子,教導弟子學好、戒壞,即使弟子頑固惡習未改,師父還是不厭其煩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方式引導弟子向好、向善,只希望弟子有所成長。我就是經常接觸這樣良善的環境,再加上一顆願意學習的心,所以慢慢改變了。我學習師父對待弟子的方式,不會因為患者社經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對待方式,也不會因為患者沒有練習治療活動就放棄,反而會利用各種方式激發患者的學習動機,可是這樣的做法有些家屬不一定會接受。
前些時候,有位家屬質疑我的治療方法,雖然沒有當面告訴我,卻向醫師抱怨,一度還想更換治療師,這時候我想到師父曾經說:「只要是對的事、就放心大膽去做」。我想到,家屬因為很少來看病人,多半時候都請看護照顧,因此對於病人的情況不了解,也不知道病人的治療過程,所以才會有所誤會。於是,當家屬下次來探望病人時,我試著跟家屬解釋病人目前的治療目標以及治療方法,釐清家屬的疑問,雖然當下家屬沒有表示任何意見,但是卻不再要求更換治療師了,後來病人慢慢地進步,有一天家屬笑著來跟我道歉。
師父的「愛」就像水滴一樣,慢慢穿透堅固理性的心牆,喚醒我沉睡已久的柔軟心,讓我了解陰陽智慧的重要,過與不及都不行。以前的我太理性了,所以待人處事沒有彈性,加入感性之後,覺得自己變得可愛多了。現在除了以理性處理工作之外,還學會用感性待人,面對不管是真實的人生或是戲中的人生,特別容易感同身受,體會劇中主角的苦難,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自己也從助人中獲得無價的快樂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