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25元?
張瑞旭 2012-04-30
小學五年級的寒假,由於事情實在太多了,有一天爸爸答應我,如果我幫忙做完豬舍的工作,下午到街上時要請我吃東西。果然努力了大半天後,爸爸帶我上街了,爸爸說他要去買東西,拿了25元讓我自己去買吃的,我把錢拿在手中回說:「才25元喔?」瞬間我看到爸爸有著我當時無法明白的眼神,但他沒說什麼轉頭就離去。在那個年代,25元可以買些什麼?一碗陽春麵10元、一顆滷蛋3元、一包科學麵4元、一根冰棒5元,其實當時的我並沒想到要買什麼,只是覺得25元,好少。
回想起來當時年紀小,不知道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已傷害了爸爸,在他眼神中我看到了無奈,無奈的是25元對他而言可以是吃一頓飯的錢了,而我竟不知珍惜;無奈的是他並不想責怪我,因他知我年紀小、他愛我;在知曉這道理時,爸爸已往生近八年了,現在我只能在每每想到這一幕時,默默地跟爸爸說聲:「爸爸,對不起!」
退伍後我進入神氣大家族練功,聽師父談師父的師父如何帶他練功,從每次出陣的練習看到師兄姊間相互的扶持,從每次的練功分享中,感染彼此的快樂,分享工作及生活的酸甜苦辣,這就是「親」──因為看見了彼此的辛苦,就是一家人。
而現在身為人父的我,也曾面對給小朋友錢讓他們自己去買東西時,他們會嫌少的反應。因為全家人都一起在太極門練功,我會以實際的數據來和他們討論,這些錢的作用及價值,以及量入為出的觀念,漸漸的他們也懂得要如何簡單的過生活,如研究公車路線、注意民生物價及買東西會貨比三家,再回來做分享回報等,讓我們很放心的知道:他們已在準備面對未來了。
感恩師父教導我們凡事往好處想、錢夠用就好,在面對物價飛漲的年代,很多人在高喊「錢不夠用」,但我認為只要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就沒有夠不夠的問題存在,就像師父告訴我的:會運用時間的人最有時間、把錢花在刀口上的人最有錢;因為他們都發揮了最大的用處。而要如何讓他們發揮最大的效益?端靠我自己的經驗累積實在太慢了,透過古老門派的智慧傳承、經驗分享最快,現在讓我感受到知足自在的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