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聯合國廢除奴隸制國際日 彰化議員贈書並籲廢除法稅奴役
響應聯合國廢除奴隸制國際日 彰化議員贈書並籲廢除法稅奴役
2021-12-03
彰化縣議員莊陞漢贈送《活出心中的太極》及《誰偷走了他們的青春:24年的法庭輪轉人生 一部活生生的法稅教材》兩本書給彰化縣文化局所屬各圖書館,議員曹嘉豪則贈這兩本書給彰化縣各國中小學圖書館(室)。
莊陞漢表示,聯合國廢除奴隸制國際日,立意非常良好,現代奴役不是像以前一樣,現在的奴隸可能是因為某些制度而被迫害,根本無力可解決,但是根源是因為制度沒有作改善,制度沒有改善根源於民意代表沒有辦法好好的做事情,在太極來講就變成渾沌走不出來,所以我們民意代表很努力的充實自己,這本書《活出心中的太極》是很新的視野,讓不同階段的人找到平衡之道。
曹嘉豪表示,現今的法稅制度過於嚴謹,在主被動的情況下有很明顯的差距,無異形成一種奴役制度,讓現在不管是年輕人也好,一般社會人士都很難去理解它的法稅基礎,形成主被動的條件過於懸殊,不難理解它會形成一種奴役制度。
留學德國的法學博士、中興大學法律系教授李惠宗從法律觀點談人的主體性,全世界第一個把人性尊嚴納入法律的應該是德國基本法,對人性的尊重是國家所有機關的義務。國家各式各樣的制度都應該把人當成主體。專制時代人就是客體,這是一個極不合理的制度。台灣現在大部分的制度都已把人當成主體,唯獨稅制還比較停留在專制時期,把人民錢當做拔鵝毛一樣,的確有必須檢討的空間。
德國歐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大學駐台教授連福隆表示,德國的啟蒙運動哲學家黑格爾曾說,在有奴隸制度的國家,人無法定義,因為人生下來是要自由的。他強調,當一個國家用不法的手段來讓人民背負20幾年的稅單,這個國家就是把人民物化了。國家把人民當工具,不是把人民當主體,所以法稅改革聯盟多次強調人民是主人,人生來不是要做奴隸的。
中華法務會計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鴻隆表示,對於徵納雙方有爭議的個案,尤其是經「撤銷重核」的個案,就不再具 「大量行政」的屬性,更不該有「輸贏」的思維,取而代之的是「人情練達、洞明世事」的態度,否則「個案正義」將無從實現,「有效權利救濟」恐淪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