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到烏克蘭傳遞愛與和平
昱嫻 2022-03-08
意外的是,走在路上,遇到的人雖然大部分都很友善,但臉上卻很少看見笑容,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烏克蘭和鄰近的俄國關係緊張,人民生活在對戰爭的恐懼之下,終日惶惶不安,這樣的氛圍是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不易感同身受的。
利維夫副市長安德魯在我們到訪時表示:「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在此時來到烏克蘭別具意義,國家需要和平才能發展,人民才能享有安定的生活。」沒想到和平的日子在一夕之間被打破,烏克蘭人民在空襲警報與砲火轟炸聲中驚醒,想到我曾經見過的每一張面孔,忍不住覺得心痛,原來戰爭真的離我們好近,更讓我體認到和平的重要性,戰爭從來沒有贏家,人民更是最無辜的受害者,世界和平真的不只是口號,而是成千上萬飽受戰火之苦的人民,心中最殷切期盼的願望。
我從小看著師父帶領師兄師姊到世界各國傳遞愛與和平的理念,邀請各國元首鳴響世界之愛和平鐘並許下心願,希望為世界帶來真正的愛與和平,這樣的善行義舉深深地感動了我。
2002年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統梅尼士閣下鳴鐘時,許下「願天下孩童盡歡顏」的承諾,2003年當他弭平國內叛變後,選擇原諒叛軍,終止殺戮,這在非洲是少見充滿善心的舉措。
2002年塞內加爾總統瓦德閣下許下鳴鐘心願:「塞內加爾全國人民、政府與總統,願與全世界的善心人士,共同建立並鞏固世界和平。」2008年3月因瓦德總統的居間協調,成功促成蘇丹、查德兩國元首簽署和平協議,結束兩鄰國間長達五年的敵對狀態,造福無數生靈。
2005年多明尼加費南德斯總統許下鳴鐘心願:「希望全世界的人互相尊重,愛與和平能永存人間。」2008年3月4日因費南德斯總統的居間協調,促成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總統握手言和,化解一場拉丁美洲邊界哥倫比亞、厄瓜多及委內瑞拉三國的戰爭危機。因此,2008年4月6日,FOWPAL副會長游美容女士於美國NY Palace飯店,頒贈世界和平文化獎狀及勳章給費德南斯總統。
長大後我也數次跟著師父走訪世界各地,推廣愛與和平的理念,我看見「愛」真的可以跨越不同語言和國界,心與心之間可以沒有距離;也遇見來自不同國家卻同樣為了愛與和平努力的朋友,我們都深深地希望能早日擁抱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痛苦、沒有恐懼、沒有悲傷、充滿愛與和平的祥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