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良心
2022-07-27
疫情期間,很多人改變了外食的習慣,自己下廚做飯,營養師黃翠華分享如何挑選及保存食材。為了減少接觸風險,很多人一次上市場會買一至兩個星期的食材,黃翠華建議,買回來的食材,分類保存,青菜可以用沒有油墨的紙包著,比較不易腐壞,葉菜類盡可能在前三天吃完,而像高麗菜則可以保存稍久,紅蘿蔔、洋蔥、地瓜、黃瓜等則可以保存更久。料理時要注意營養均衡,如豆腐鋪上洋蔥上面再放一塊魚,以少許的鹽調味就是一道兼具植物與肉類蛋白質的美食。她建議疫情期間,自己做飯,不但可以自選食材控制品質,還可以兼顧營養均衡與衛生,更可避免「疫情肥」,一舉數得。
儷蓉從事餐飲業,專做素食,還沒創業開店前,一直受僱當廚師,但因看到許多自己良心過不去的做法,毅然決然放棄薪資還不錯的廚師工作,自己開店當老闆。在神氣家族跟著師父推動良心時代運動,讓她知道良心是所有善的基石,人人有良心,世界和平不會只是夢想。當她還是受僱於人時,老闆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低品質的油品,或是為了搶時間,菜沒洗乾淨,都是她良心所不允許的。她成為老闆後,依循良心的指引,慎選食材,將顧客當成家人,用煮給家人的標準來煮菜。她的用心大獲顧客的好評,也將她當成朋友,會分享自家生產的蔬果,閒暇之餘還會來找她聊天談心。
同樣從事餐飲業近30年的麗凰,營業時間為下午至凌晨,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早期生意很好但脾氣不好,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後來進入神氣家族獲得改善,不但身體變得健康,脾氣也改好了,許多年輕顧客將她當成姊姊,遇到不如意的事會找她傾訴,而麗凰也會運用在神氣家族學到的功夫,開導他們要正向思考,學會轉念。
儷蓉跟麗凰,除了用心烹煮、待人和善外,更會利用時間從事志工,樂於助人,發揮自己的價值。他們以良心選用食材,雖不一定會賺大錢,但是賺到更無價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