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五屆「國際良心日」籲良心行動力是挽救世界危機關鍵
2024-04-05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席Dr.Rene Wadlow(瑞內·瓦德羅)致詞中表示,世界公民總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一直以來密切合作,共同推動「良心時代運動」,為新興的全球社會提供了正向發展的架構。良心是引導人們區分對錯的內在聲音,每一個想法、言談和行動都有其道德意義。良心即是選擇對錯的意識,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Rene Wadlow呼籲每個人應了解自己的責任並以良心為行動準則。他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以積極和公正的方式行動,而良心是明確的指引。
太極門掌門人、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暨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會長洪道子博士致詞中提到,「良心」是人與天地合而為一的密碼,它開啓我們內心深處愛人如己的源泉,如同永恆生命的羅盤,引導自己讓心自由,讓人們明辨對錯、真假、好壞,也能感知世人的苦痛與煎熬,以同理與互助,共同攜手克服困難,朝向更美好的方向前進;讓人們能夠遠離戰爭、悲傷、恐懼與痛苦,看見生命中的希望之光。這也是為何我們在今天,再度攜手強調與發揚良心的重要與價值;它是根本,是準繩,是扭轉人類共同命運的關鍵。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張延廷認為,政治人物應該具有良心,特別因其掌握權力和資源,應加強倫理道德觀念。政治人物的良心對社會具重要意義,關係到社會公義和道德,若缺乏良心,將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他呼籲對政治人物嚴格要求,推動法治、公正及監督,以促進社會對良心的尊重。人類永遠在面臨戰爭問題,資源永遠不足,競爭就會不擇手段,弱勢的一方就會陷入危境,他強調國際良心日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向國際發聲。
新北市市議員洪佳君分享她從運動員轉變到政治人物的人生經歷和抱持的信念。她強調正面教育的重要性,並視為照顧每一個人的「良心」的方式。許多人因受不同環境影響而有行為差異,洪佳君認為只要回歸自己,覺察自己,找到自己的良心,進而去影響周遭,也就是她持續要推動正念教育、正面世界。
臺灣食品安全及受害者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曼麗表示,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和經歷波動,良心都是重要的指引,指引大家向善的方向前進。她強調良心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維持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並分享自己從事環境保護義工的經驗,透過實踐和分享進而形成良善的影響及循環。陳曼麗提到,現代社會面臨許多食品安全的挑戰,她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做出有良心的選擇,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互影響,相信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和良心的驅動,可以創建一個善的循環。
節約能源推廣協會理事長張喜文提到,良心文化是一切的根本,而教育是百年大業。面對臭氧層、台灣的缺水、全球暖化等問題,她致力在校園中推動食農運動,讓孩子減少廚餘,愛惜食物,良心就開始引動了。「若不積極減碳,台灣的缺水會越來越嚴重!」因此她也致力於低碳社區的發展,建立低碳環境。此外,她的團隊應用12年的研究計畫,利用太空梭的內燃機原理淨零碳排的優化器,製造成像一根鉛筆這麼小,讓引擎溫度降低25%到30%,並減少80%到90%的廢棄物,期盼讓全球暖化速度減緩。
開幕影片分享近年在全球推動良心的成果:2014年洪道子博士發起「良心時代運動」,結合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單位共同推動,至今已有200國人士響應,超過3000個團體共同推動,在全球倡導良心文化。2018年4月5日開始,洪博士與巴林、吉里巴斯和赤道幾內亞等國駐聯合國大使召開10多場會議,共同促成聯合國大會於2019年通過「用愛與良心促進和平文化」決議文,宣告每年的4月5日為「國際良心日」,並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共同推動,讓良心教育普及世界公民,在全球產生強大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