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夏季養生「心」秘訣

    2024-06-05
 

太極門南港道館於5月23日舉辦「夏季養生」主題公益分享茶會,邀請到五代中醫世家的江裕陽,分享夏季養生秘訣及正確觀念。
  5月立夏已過,時序進入夏季,不僅炎熱、濕氣也重,使人容易流汗、食慾大減、有氣無力,心情也容易「上火」心浮氣躁。太極門南港道館於5月23日舉辦「夏季養生」主題分享茶會,邀請五代中醫世家的江裕陽醫師,輕鬆幽默分享夏季養生秘訣及正確觀念,江裕陽強調,夏天要養心,心平氣和,氣血通暢,才能保平安,除了注意飲食衛生,慎防濕氣,避免在高熱環境下中暑之外,維持正面思考,天天開心,才是夏季最佳養生保健之道。

  江裕陽提到夏季養生三大問題:濕氣、冷氣和暑氣。夏季是雨季多濕氣,濕氣有「外濕」與「內濕」之分。「外濕」來自體外潮濕的環境,由外入侵人體;「內濕」則是人體內的病理產物,例如:冷飲在室溫,容器外會產生水珠,同理人若吃冰品,冷飲進入溫暖的腸胃亦會產生濕氣。濕氣讓人有沉重感,渾身不清爽。體內濕氣重的人,食慾會變差,
江裕陽提到夏季養生三大問題:濕氣、冷氣和暑氣。夏季養生,除了注意飲食衛生,慎防濕氣,避免中暑之外,維持正面思考,天天開心,是夏季最佳養生保健之道。
大便通常偏軟不成形,會有排不乾淨的感覺。當體內的濕氣過重,人體代謝水液的功能失常,輕者體重增加,嚴重者會產生水腫,皮膚亦易產生濕疹。他建議夏天盡量「少吃冰、多運動」是改善體內濕氣最好的方式。

  江裕陽表示夏天天氣熱,冷氣使室內空氣溫度變涼,也同時降低室內濕度,若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過度乾燥的室內空氣會使皮膚和黏膜含水量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不僅讓人容易感冒,更會引發身體類似感冒的症狀,包括:頭痛、鼻塞、下肢無力以及胸悶等,此即俗稱的「冷氣病」。建議大家多喝溫開水,保持喉嚨濕潤,病毒就比較不容易入侵身體。

  「夏季暑熱傷人,人體容易因水分和電解質代謝紊亂,而出現抽筋或嘔吐的症狀。」江裕陽談到,人在高溫又不通風的環境下活動,若出現有: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就是中暑先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健康。如果體溫在攝氏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尚有面部潮紅、大量汗出、皮膚灼熱、進而四肢濕冷,甚至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症狀,即是典型的中暑症狀。他藉由陰陽平衡的觀念提醒大家,身體冷時要保暖,身體過熱則要降溫。感冒發燒時不要急著使用冰枕,而是要保暖促進發汗,體溫自然會下降。

  「體內濕氣和腸胃健康關係密切,胃腸不好會連帶影響免疫力下降。」江裕陽提到,四神湯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若再搭配薏苡仁能幫助身體放鬆,有舒緩壓力的功效。夏天也很適合吃綠豆薏苡仁湯,幫助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此外,他也提到,夏天天氣炎熱,人容易大量流汗、煩躁不安。「中醫強調夏天要養心,心平氣和,氣血通暢,才能保平安。」修練太極門氣功可以強身健體、修養心性、改脾氣,把身體練好,面色和善,與人相處會更圓融。

相關文章
雙龍祈福萬民安泰

今年以來,世局動盪,氣候異常,天災人禍不斷,人人渴望安定與希望...

滿面春風 行路攏有風

【記者郭海倫/台中報導】太極門台中道館日前舉辦一場分享茶會,分...

重拾家庭和諧-自我改變與幸福之路

婚姻中的挑戰與轉變自古以來就是一門課題。婚前是優點的到婚後都會...

肝膽腸胃科蕭益富院長 揭提升免疫力養生祕寶

【記者周筱苓/新北報導】6月29日(日)上午,新北市鶯歌區鳳鳴...

夏日正能量派對 人生最好的禮物是轉念的力量

太極門南港道館於2025年6月29日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夏日生...

生命的蛻變

在太極門練功多年的素蘋和唯婷,面對生命中各種挑戰,母女倆如何攜...

健康養生健康養生
財富贏家財富贏家
智慧人生智慧人生
快樂職場快樂職場
幸福關係幸福關係
熱門索引

健康 財富 智慧  快樂 幸福
婚姻 親子 家庭  職場 公益
文化 養生 藝術  命運 工作
脾氣 運氣 義工  成功 環保
人權 科技 老師  醫生 神氣
空姐 夫妻 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