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 感染科醫師籲建立身心平衡防護罩
2024-10-02
王復德教授以「面對病毒我們都不可置身事外」為題分享。他提到,這次疫情中,醫院的表現比起過去SARS期間進步很多,最可貴的是,台灣的民眾非常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然而至今病毒還沒有離去,繼續變異,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還是要繼續跟細菌、病毒抗戰。
王教授說明,感染要發生,必須要有感染鏈,這包括三個要素:感染源、感染途徑、
王教授解釋兩個醫學名詞,「免疫負債」就是當防疫禁令解除,民眾忽略不再做好防疫規範,就容易被病毒感染,把過去未流行的數量補回來,例如流感。「免疫逃脫」就是低抵抗力的病人,即使已施打疫苗,因沒有對抗病毒的抵抗力,仍易受到感染,但是可防止重症。
王教授表示,疫情期間他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壓力很大,身心遭受極大的煎熬,「親就是看見彼此的辛苦」,他很感恩家人的關心、陪伴與支持,練氣功與靜心打坐讓他能顧好自己,進而照顧更多人。
王教授指出,後疫情時代大家要學習與病毒共存,
王教授提到,面對現在的防疫生活,保持良好的身心平衡十分重要,免疫力跟心情有絕對關聯,有了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加上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任何的病毒、細菌,能加強自己的抵抗力,即使感染了,也能夠減輕傷害。太極門提倡的「三不五多」與「六絕招」是身心平衡的防護罩,預防勝於治療,
此外,活動現場還安排五寶迎賓大隊、太極門親訪團的采風巷,並有穿著各國服飾的師兄姊合唱《世界一家》、切生日蛋糕、Tai Ji Men Eenrgy Family展演等,現場歡樂又熱鬧。
軟片維修工程師吳先生感謝同事熱情邀約,覺得講座很不錯,讓他身心都很有收穫,有一個美好的下午。
從事金融業的黃先生提到,分享真的很棒,了解到修習太極門氣功可以讓人達到平和的狀態。人在忙碌工作中,容易忽略身心靈的狀態,也提醒他注意身體健康,要正面的思考,如果遇到負面或壓力的事情,就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事情,才可以達到身心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