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新觀點 練氣養生與正念是關鍵
2025-08-21
【記者王裕文/台北報導】
李醫師指出失智症年輕化趨勢令人擔憂。根據英國失智症學會的研究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持續增加,亞洲地區增長速度尤快。更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下人口失智症比例逐年上升,呈「年輕化趨勢」。他解釋,失智症症狀涵蓋廣泛,從近期記憶力下降、熟悉的日常事務無法執行、記不得昨天午餐吃了什麼到瓦斯爐忘了關等危險行為,都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他強調,一旦進入嚴重階段,病程發展會非常快速,因此在「潛伏期或早期階段」意識到問題並加以控制是關鍵。
李醫師提到,失智症成因多樣,主要可分為退化性失智症(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前者預防關鍵在提升身體免疫能力,以清除大腦中廢棄分子細胞的屯積蛋白,避免造成神經壞死而腦部退化;後者則必須避免抽菸、三高、心律不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憂鬱情緒、睡眠障礙以及多重藥物服用等現代人常見的問題。
預防失智的處方籤為何?李醫師提出他在國際期刊《Healthcare》雜誌發表的身心治療(Mind-Body Intervention)研究成果表示:
一、「和緩而持續」的運動
運動可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並活化腦細胞連結,但過度激烈的運動反而會耗盡身體與大腦能量。所以應進行「和緩而持續」的運動,如太極門氣功養生法,因其簡單、在家可練、不受天氣影響的特性,更易做到持之以恆、積沙成塔,而延緩大腦退化、保持身體健康的狀態。
二、正向思考,遠離憂鬱
憂鬱情緒會導致引起發炎反應的介質細胞(IL-6)升高、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降低,進而影響腦部健康。因此,「凡事往好處想」、「保持快樂開心」的正向思維至關重要。而太極門氣功除鍛鍊身體,更重視心性、脾氣的修改,擁有正向的環境,是難能可貴的資源。
三、身心雙向治療,效益最大
李醫師分享來自長庚風濕免疫科團隊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身心治療能有效增加BDNF,並大幅降低IL-6,如瑜伽、氣功等。這種「BDNF增加、IL-6減少」的雙向調節,能減少腦部組織損傷。而相較於一般運動,氣功在降低IL-6方面效果更顯著。
李醫師強調,大腦透過自主神經系統會去控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與內分泌系統,而這之間的平衡須「由內而外」地達成。我們無法掌握外部環境,但可以掌握自己的想法、態度,並透過學習智慧,不斷調整身心狀態。他鼓勵民眾,從現在開始「動起來」,堅持規律、適度的運動,保持快樂心情,並樂於學習,如此將能有效預防失智症,擁抱健康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