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公門好修行
張淑芬
學生時期曾在公務機關工讀,有位同仁每次遇到工作上的瓶頸,就會用濃濃的鄉音唸叨著:「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不用太計較啦!」那時自己尚年輕,覺得這位伯伯很有趣,都什麼時代了,哪還有什麼官不官的!
等到自己當了公務人員,才知道公務員屬於文官體系,所以沾個邊也可以稱得上「官」啦!也才知道以前那位同事伯伯說該句話的意思。他會不計較是因為認為自己在這個機關只是過客。其實早期內向的自己,也曾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上班就是來做事的,所以我很「戮力從公」,常常一到辦公室就埋頭苦幹,除了講電話、洽公務之外,其他時間聽不到我的聲音。直到進了太極門修心養性,師父教導我們:人在一起就是一個緣份,應該好好珍惜,我才明白自己孤僻的個性要修改。因為服務的機關人員很多,以前對於其他單位的同仁,我都只知道名字,可是到離職後,都不知道對方到底長什麼樣子。聽了師父的提醒後,我到其他單位連繫公務時,碰到人就會打招呼,而不是一逕走到承辦人的位置上而已。或許因為自己改變了,才發現同事其實都滿和藹可親的,上班的心情也越來越愉快。
師父也教導我們待人要和氣,腰要軟、嘴要甜,我慢慢體會「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應該還可以有另一層意義。因為政府機關就是為民服務,公務人員流動性很大,但不管在哪個機關服務,都應該盡心盡力,守好自己的本分,因為民眾是對機關不是對個人的,所以公務員也該放下自我,代表機關服務群眾。所以我不再依著自己的個性做事情,開始會思考怎麼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讓被我服務的人更滿意。
還記得很多年前,有位已經往生的退休同仁,依規定還有一筆款項可以領,我照一般的作業發給遺族,由配偶代表申請及領取。沒想到這位同仁有個身障的兒子,不知是自卑或是怪母親沒有照顧好他,對母親極為不孝,他跑來威脅我說我未依繼承人的人數平均分給所有人,這個做法不對,他要去告我,後來他的老母親由女兒扶著,前來向我致歉,雖然我被同仁的兒子吵得很煩心,但師父教導我們要有智慧、勇敢地面對問題,所以我把心定下來,反而安慰這位母親,我很好,不用覺得抱歉,請她自己要放寬心。後來這件事在長官的協調下圓滿落幕,但老媽媽含著淚、拉著我的手不肯放的畫面,一直還留在我心裡。
最近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學生數越來越少,連帶老師都面臨超額調校的壓力。學校有位老師的服務年資已經可以申請退休,善良的她,希望自己辦退休,學校就可以少一人被超額出去,可是她又還沒做好退休後的生涯規劃,所以為了退休與否而苦惱著。我想到師父教導我們:要先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愛他人。於是我告訴她,要先以自己的立場考量,畢竟這是她人生的大事,也請一位從教職退休的師姊和她聊聊退休後的經驗,解決了這位老師的煩惱。事後,老師說她很感謝我,讓她懂得替自己的未來著想,我的關心讓她很感動,其實我只是把自己改變而得到的「好」和周遭的人分享而已!
任公職即將步入第29年,我越來越覺得辦公室是修改自己的道場,俗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感恩師父的教導,讓自己知道個性上的缺點,也教導我改變之法,才能讓這個職務從餬口的工具,變成修己及助人的好機會,讓自己的工作更有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