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創意大揭秘 小水滴的圓滿哲理
2011-05-10
目前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的蒲浩明談到當初的構思與創作精神,蒲浩明說:「在台灣庭園,用什麼來代表我們臺灣可以拿出去跟世界一起做展覽的競賽作品?於是在竹林裡面,一個水池裡,做了很多小水滴,形象都是圓融的,比如說一個散步的小水滴,一個大水滴帶著一群小水滴在散步;或者兩個人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形象,那是人生生命境界非常美好的東西。」其實,二十年前有蒲浩明做過小水滴形式的創作,卻因為古老氣功武術修行門派的師父觸動他加以發揚光大。蒲浩明說:「太極門師父點醒我注意人生歷練的過程,比較圓滿、圓融的部分!讓我想到我的藝術創作應該要朝圓融、圓滿的方向去做努力。」於是他賦予小水滴更豐富的生命。
讓蒲浩明印象最深的事情,師父引導他如何去體會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蒲浩明回想父親做為他藝術老師的點點滴滴。蒲浩明說:「他的教導就是學服侍,一天24小時就是跟在他旁邊、跟他工作,身教言教,
蒲浩明引用禮記學記:「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進一步說明師父很嚴明,道理才會顯得尊貴,而大家才會去尊敬這個道理, 才會認真去學習。所以尊師就等於重道,重道就等同尊師,即使是現代社會,這種道理還會延續下去,而且非常珍貴。他認為太極門保存這個師徒的老制度,非常珍貴。此外,他對藝術也有不同層次的體會,蒲浩明說:「以前認為藝術是一個個人情感的表現,我後來發現藝術是一種文化傳承。」在創作小水滴的過程中靈感湧現,蒲浩明說:「我在想太極門這種東方的文化內涵,這種追求人生圓滿的東西是很珍貴的,所以就把它當作目標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