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迴念轉的那些日子
吳燕瑛 2012-07-05
此趟出差的主要目的,是負責在一座百年古蹟名園舉辦畫展,為了完成這場花與藝術的饗宴,需要協調許多不同單位,人手不足、工作量大、充滿許多未知的挑戰。尤其這座雅緻的大宅院門戶深鎖,外人無緣參觀,所以連大門虛掩,就有人想闖進來,增添活動不少困擾。
此外,古蹟裡辦畫展有許多難處,從佈置、掛畫都得反覆推敲,期望善盡維護的責任。我雖「貴」為總策劃,連跪在地上固定延長線到捲地毯都得自己來,根本是總打雜;幾位臨時支援的同事,搞不清狀況,卻頻出狀況。好幾次,我忍不住在心裡大喊「別來惹我!」一顆心就像在大風中猛烈飄揚的旗子。
靜默片刻,我不禁反省自己這些年脾氣究竟修改了多少?打從剛進入太極門,師父就叮嚀弟子們要修改脾氣,怎麼還想生氣呢?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不惹我,不就沒事?」起初覺得頗有幾分道理,可是師父常叮嚀弟子,「修是改自己,不是改別人」,改脾氣怎麼可以怪到外在環境呢?忽然想起禪宗這則故事,「究竟是旗動?風動?」不禁莞爾一笑。風吹、旗動,都是自然會發生的事情,要緊的是自己的心不應該隨之起舞。
開幕活動才順利完成,隔天,考驗又來了。午餐時分,前一批參觀者仍在園裡流連,下一批即將來臨;我決定買包子簡單果腹,兩位同事則與協力單位一起叫便當。於是我獨自外出採買,想到同事連日辛苦了,也順手買了兩杯飲料。約莫十分鐘我就返回園子,同事意外收到飲料很開心,卻慌張地說,「剛剛便當被送進院子裡。」他們急著去找便當,獨留我守在大門口,許久不見蹤跡……。直到我去找人,才發現吃完飯的兩人坐在大廳裡頭閒聊,身為主管的我不禁質問,「怎麼不來交換班?」他們神情詫異,「啊!你還沒吃包子?」我沒好氣地說,「我為何要在『人進人出』的大門口吃?」真的遇到了「天兵」!
我內心感到很受傷,因為太極門師父引導弟子們「親」,就是「辛苦彼此看得見」,這「親」字的智慧,讓我對家人常心存感恩,家庭更加和樂。奇怪?我看得見別人的辛苦,別人怎麼沒想到我呢?我匆匆塞了幾口包子,第二批參觀者就來了。此刻,也沒閒功夫生氣了,我深呼吸讓心靜下來,想到自己年紀較長,要懂得包容;事前教導也是我的責任,有何好計較?況且,別人不知道如何看待「親」,又何來「不親」?一顆心如同洗三溫暖,乍冷還熱,清楚感受到我在太極門學到轉念智慧的妙用,又能以歡喜心去迎接貴賓。
老實說,若按照我以往的個性,早就翻臉了。記得十多年前,曾有位協力廠商的小姐被我嚇哭了,因為雙方多次修改的某份文件,她卻傳真來舊版本。我打電話只說:「看看妳傳了什麼資料?」聽說她就哭了;後來才知道,她以廢紙影印,傳真時放錯面,不巧卻是舊版本。真是造化弄人,她浪費了眼淚,而我揹了污名。如果我多點包容心,她就不會這麼委屈,只是當年的我不懂得「親」。
這場活動在幾番「風迴念轉」中完成,最後獲得多方讚賞,同事也從磨合中增進默契。尤其,我更懂得誠實面對自己的脾氣,「風動?旗動?或心動?」不能指望風不吹、旗不動,最重要的是心不隨外緣起伏,隨時轉好念,時時保持歡喜自在。現在「風吹旗飛心不動」成了我給自己的密碼,每當感到心煩氣躁時,想起這幾天的考驗,就不覺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