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把「良心」當作事業
2023-11-01
求學時期土木工程念了8年的林世達,畢業後入行才發現自己聞到鋪柏油的味道會反胃,因此轉行做建築業,剛跨行時完全看不懂建築圖,又羞於問人,只好每天清晨五點趁師傅還沒上工前,跑到工地拿著圖跟現場詳細比對,慢慢摸索才終於刻苦學成。
林世達自曝,以前在管理工地時,自己是個鐵面主管,看到不好的就指責糾正,因為脾氣不好,巡視工地時,工人只要聽到他的腳步聲就會從另一個樓梯跑掉,不敢和他打照面。包商只要聽說案子是分發跟他配合,也會拜託採購幫忙更換合作對象,因為他每個案子都會盯很緊。長此以往,發現人際關係每況愈下,心生須修心養性,改善自己的脾氣。後來在表哥的介紹下,全家人在民國81年一起加入太極門, 因為師父教導弟子要「轉念」,他就修改脾氣,不再生氣弄得兩敗俱傷,以冷靜溝通的方式,希望他們在錯誤中學習經驗,修改不足與成長, 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對方也認同,慢慢地一切事情都變得圓滿了。
林世達分享一篇文章,英國劍橋有一座教堂,已經蓋了350年,現在因為木頭腐朽需要換掉,正當大家為建材苦惱時,赫然發現當初的建築師,早在300多年前已經在教堂周邊種了許多相同的樹木,讓後人可以無需憂慮的更換木料。這個故事給他很多的啟發,也呼應到自己公司「良心為本,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
林世達經常勉勵員工:「做營造這行是靠土地公在幫忙的,每蓋一個建案,就要用一塊土地,一定要用心,不論是規劃、設計、營造、施工,都要好好地做,當作自己的家來蓋,這樣才對得起這塊土地,土地公才會繼續保佑。」他也表示,如果每個建商都是秉持著良心來蓋每一棟房子,那台灣就可以減少很多居安的問題,人民也可以住得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