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心」秘訣
2024-06-05
江裕陽提到夏季養生三大問題:濕氣、冷氣和暑氣。夏季是雨季多濕氣,濕氣有「外濕」與「內濕」之分。「外濕」來自體外潮濕的環境,由外入侵人體;「內濕」則是人體內的病理產物,例如:冷飲在室溫,容器外會產生水珠,同理人若吃冰品,冷飲進入溫暖的腸胃亦會產生濕氣。濕氣讓人有沉重感,渾身不清爽。體內濕氣重的人,食慾會變差,
江裕陽表示夏天天氣熱,冷氣使室內空氣溫度變涼,也同時降低室內濕度,若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過度乾燥的室內空氣會使皮膚和黏膜含水量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不僅讓人容易感冒,更會引發身體類似感冒的症狀,包括:頭痛、鼻塞、下肢無力以及胸悶等,此即俗稱的「冷氣病」。建議大家多喝溫開水,保持喉嚨濕潤,病毒就比較不容易入侵身體。
「夏季暑熱傷人,人體容易因水分和電解質代謝紊亂,而出現抽筋或嘔吐的症狀。」江裕陽談到,人在高溫又不通風的環境下活動,若出現有: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就是中暑先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健康。如果體溫在攝氏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尚有面部潮紅、大量汗出、皮膚灼熱、進而四肢濕冷,甚至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症狀,即是典型的中暑症狀。他藉由陰陽平衡的觀念提醒大家,身體冷時要保暖,身體過熱則要降溫。感冒發燒時不要急著使用冰枕,而是要保暖促進發汗,體溫自然會下降。
「體內濕氣和腸胃健康關係密切,胃腸不好會連帶影響免疫力下降。」江裕陽提到,四神湯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若再搭配薏苡仁能幫助身體放鬆,有舒緩壓力的功效。夏天也很適合吃綠豆薏苡仁湯,幫助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此外,他也提到,夏天天氣炎熱,人容易大量流汗、煩躁不安。「中醫強調夏天要養心,心平氣和,氣血通暢,才能保平安。」修練太極門氣功可以強身健體、修養心性、改脾氣,把身體練好,面色和善,與人相處會更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