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歹命女遇上貴人
吳燕珠
吳燕珠 2008-12-29
我是家中長女,因為爺爺重男輕女的觀念,媽媽說我小時候原本已送給別人,媽媽捨不得,又去把我抱回來,那時身體乾瘪的我,聽說被鄰居笑說:「換兩把青菜都沒有人要」,但是媽媽卻把我當成寶呵護長大,那時媽媽是我的貴人。我的功課並不出色,國中畢業時很徬徨,猶豫要讀公立高職或私立五專?爸爸堅持讓我念五專,好讓我以後工作有一個競爭的起點,那學期的學費還是跟人借來的,那時爸爸是我的貴人。
畢業後,我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碰到嚴謹慎行的團隊,使我認真投入工作,不管碰到任何狀況,都當成自我成長的契機,亦激發我唸書的動力,經常研讀與工作相關的書籍及論述。十多年後,事務所的規模已成為台灣三大之一,我也晉升為事務所的高階管理職,惟長時間的工作壓力讓我身體很差,尤其是人事的更迭影響行事作風,造成極大的心裡壓力,我只知道負責任,但甚麼時候該放手,卻不會掌握,很多事情都不如我的預期,我並不快樂。
婚後,我們想把公婆接過來一起住,並考量他們的身體狀況而換屋,未料兩老還是需住院照顧。曾有好長一段時間,公婆病重分別住在不同醫院,我們每天一下班,就到醫院問候、關切病況或請教醫生建議,儘管那段期間親友對我們稱讚有加,然而我與公公婆婆的相處還是有許多考驗。
公公見識及興趣相當廣博,我有時會想「那是陳年往事,有什麼好談的?」公公知道我愛喝咖啡,每次放假到婆家用餐後,都會調配咖啡與我同享,並強調有多好喝!我心想:「哪有什麼差異?還不同樣是咖啡嗎?」而與婆婆的互動又是另一種狀況:常看到婆婆在電話中與親友開心聊天,但開口與我說話,多半是要我處理什麼事情,讓我覺得婆婆是否不喜歡我?
在公婆生病期間,我也曾主觀的禁止他們食用不健康或對身體有害的食物,還因此引起公公的不滿。公公抗議的說:「我再吃也沒多久,讓我歡喜就好了!」這句話震撼了我,我為什麼不懂得『順』老人家的意呢?我想到師父告訴我什麼是「愛」,愛就是要用心感受,我才體會到原來孝順不僅要做出來,還要從心底去體貼公公婆婆的心,當我一邊陪伴公公對抗病魔,我也同時體會師父說過的許多人生道理。有一次,我聽到公公說:『老了,沒用了!』這是一句很重的話,我很訝異公公為何有這樣的感覺?仔細檢討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他認為我們忙於工作,家中大小事應該由他指導外傭處理,他樂於分擔,好讓我們無後顧之憂。想想都怪自己不夠貼心,不了解公公的心意。
公婆生病期間,常常蠟燭兩頭燒,然而夫妻一起盡孝,感情更篤,而娘家是我最大的靠山,爸爸會幫忙燉雞湯,媽媽還會關切我們的需求盡力幫忙。師父亦常提醒我:家人是最「親」的,要懂得看見彼此辛苦的付出,尤其是「孝順不能等」,凡事應該以「報恩的心情」去做,學習如何貼心的對待。感謝師父讓我明白,能體會到公婆對我的疼惜,也能掌握機會好好盡孝。
回首過去,我因為太過執著,往往讓自己不快樂,我很感謝師父給我的智慧啟發,讓我清楚懂得自省,修掉自己的執著,才懂得轉個念頭去體貼公婆的心,因為用感恩的心去看待,覺得自己生命中儘管有許多考驗,也有許多貴人,讓我懂得轉好念、改脾氣,歹命也會變成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