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走過疫情、迎向新生:黃元惠醫師分享防疫經驗與保健心得

    2024-09-30
 

太極門弟子黃元惠醫師,分享「走過疫情,迎向新生」!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迭起,許多人在過去幾年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醫護人員更是首當其衝。太極門大安道館、和美基金會暨太極門文教基金會於9月21日下午在中和國立台灣圖書館共同舉辦公益分享講座,特別邀請太極門弟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黃元惠,以「走過疫情,迎向新生」為題,分享防疫經驗與保健心得。

  黃醫師回憶起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時,他擔任醫院的防疫副指揮官,全程參與防疫工作,當時剛過完農曆年,醫院防疫小組就每天開會,討論病房的調度、隔離病房的設置以及口罩和呼吸器等醫療物資的準備,如此高強度的會議和壓力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多。黃醫師表示,當時全世界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台大新竹分院也被衛生福利部指派負責了一個檢疫所業務,
太極門弟子黃元惠醫師,分享「走過疫情,迎向新生」!
所有醫護人員全力投入防疫工作。那段時間,病房要保留給新冠肺炎患者,許多常規手術都被推遲,只有急診、外傷、癌症患者等緊急病例才能被優先處理。他強調,真正的困難其實是來自於人們對未知病毒的恐懼和不安,慶幸台灣在2003年的SARS經驗之後,政府與醫療體系多次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過演練,讓我們能夠有些經驗、裝備與武器去面對新冠病毒這個前所未見的敵人。

  黃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全球累計確診人數達6.8億以上,死亡人數約680萬,平均死亡率為1%,而台灣的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死亡率約為0.2%,大約是流行性感冒死亡率0.1%的兩倍。這樣的數據意味著台灣的防疫措施與醫療照護能力比全球平均好上五倍,我們優良的醫療體系以及民眾的配合都功不可沒。此外,因為及時的疫苗接種和防疫措施,最終控制住了疫情,然而在新冠疫苗接種初期,大家對疫苗心存懷疑,且當時台灣尚未爆發疫情,所以民眾接種意願低,為了保護位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避免疫苗過期,他們被強制接種。過了月餘疫情大爆發後,民眾反因恐慌而爭相搶打,以致疫苗短缺,這個過程充滿了曲折。

  總之,台灣醫療系統儘管面對巨大壓力,依然大致保持了穩定的運行。黃醫師感觸最深的是醫護人員承擔疫情防治的重責大任。他笑稱自己經歷了兩次「征調」,第一次是服兵役,第二次則是在新冠疫情初始被征調為專責防疫醫師。他表示,因為醫護人員被強制征調後,必須全程留在醫院隔離及照顧病人,不能回家,所以接受征調就像是服兵役般簽下「生死狀」。在這樣高壓環境下,保持身心靈的平衡健康至關重要,所幸早在30年前,黃醫師因罹患關節炎進入太極門修練氣功,不僅讓他恢復健康、強健體魄,更幫助他在面對壓力時保持冷靜與理性。黃醫師坦言,作為醫師,他也曾在工作壓力下情緒失控,在手術室中發火,讓護士當場落淚。直到進入太極門後,通過練功,他學會了如何不生氣、不憂慮,經由時間和耐心來調整心態。此外,他的師父洪道子博士在SARS發生後就教導弟子「三不五多」功法,「三不」是不生氣、不憂慮、不緊張,「五多」是多洗手、多喝溫開水、多運動、多歡喜、多防範,這些方法在疫情中對所有人都非常有效。到了2020年洪博士進一步教導「六絕招」功法,即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避免觸碰眼口鼻、做好呼吸運動提升肺活量與維持正向思考,更是防疫妙方。

  黃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身心容易出狀況,常見病人被診斷罹患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症等。這其實是身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失去平衡所致,當人類面對危險時,交感神經興奮控制身體,讓腎上腺素激增,心跳加速,充滿力量,處於戰鬥狀態;當環境安適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控制身體,變得胃口好、睡得安穩,處於平靜狀態。如何平衡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避免身心失衡呢?他鼓勵大家學習他的師父洪博士教導的功夫──「良心」與「正向思考」,如此便得以保持身心靈的平衡,因而提高身體免疫力,就能減少疾病的侵襲,在疫情之後,迎向新生。

相關文章
搬新家了!太極門嘉義道館歡慶新厝開館茶會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嘉義道館搬新家了!4月27日(日)下午舉辦「...

現代陶淵明教你做綠豆糕!太極門新竹道館飄香樂活智慧

太極門新竹道館4月5日邀請生活達人陳榮昌蒞臨分享「型男主廚之步...

中醫師分享自律神經不失調的生活智慧

你是否曾感到莫名頭暈、心悸、全身不適,卻檢查不出病因?這可能與...

重啟人生2.0的喜悅

為慶祝在太極門練功後的成長與進步,4月12日神氣家族環北道館舉...

陳羿岑U15世運會雙金破紀錄 感恩教練與太極門師父

2025年塞爾維亞世界中學生U15運動會日前圓滿落幕,中華代表...

健康同行 遇見美好

現今社會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長者,如何好好...

健康養生健康養生
財富贏家財富贏家
智慧人生智慧人生
快樂職場快樂職場
幸福關係幸福關係
熱門索引

健康 財富 智慧  快樂 幸福
婚姻 親子 家庭  職場 公益
文化 養生 藝術  命運 工作
脾氣 運氣 義工  成功 環保
人權 科技 老師  醫生 神氣
空姐 夫妻 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