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快樂的上流老人
2024-11-23
楊淑雅表示,身體老化是自然現象,隨著年紀增長,失能的比例也越高,但若有保養,情況就會改觀。台灣約有40萬老年人獨自居住,據網路調查,老年生活最常出現的問題,如:孤獨寂寞、生病、失智、窮困等,讓老年人最擔憂的事,是對於老後的健康、財務感到不安位居第一,且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不希望複製父母親的老年生活。楊淑雅指出,未來「一個人老」已成不得不接受的事實,逾半數老人願意接受老來獨居的狀態,勇於承擔老來可能一個人生活10年以上。政府推長照2.0就是希望縮短從失能到生命結束的時間,從七、八年縮短到兩個禮拜,甚至一天,越短越好。
楊淑雅提出健康老化的五大目標:1.健康──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如:飲食、睡眠、心情,能自己做的盡量自己來,有外勞照顧未必是福,生活日常盡量化繁為簡,不做就是退化的開始;2.繼續學習、成長、自主決定──自主性參與活動,創造自己的價值,如:做志工、指揮交通、端茶水;3.保有行動力──適合老人運動的項目如:氣功、水中運動、散步、快走,保持運動的習慣;4.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繼續學習成長,走出家門參加活動,做利益眾生的事情;5.持續對社會貢獻──一個笑容,一句關心也是貢獻,讓自己有價值,不要產生無用感。
保有運動,繼續學習成長、自主決定,持續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持續對社會貢獻,要達成這些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在初老時就尋找一個正向的團體,一路有同伴前行,如果老到走路困難時才行動,可就太慢了。所以老後的健康要交給現在還能動的自己,現在就要持續運動養生,做好老後的財務管理與照顧規劃,降低物質需求,提升心靈滿足,讓老後的生活安排,能持續跟社會互動,參加良善團體,提升心靈境界,達到簡單生活,到老後的照顧,縮短臥床時間。楊淑雅強調,老後的好心態是願意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坦然面對生命的衰落。
楊淑雅表示,太極門就像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師兄師姊遍布各年齡層,年長的師兄師姊持續有互動、有貢獻、有人生價值,參加活動擁有熟悉的朋友,一個微笑、打招呼都是一種能量。能有一個團體,互相邀約呼朋引伴一起做好事、做有意義的事,成為習慣,才能持續,就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做到最後一刻,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能做就是福,老年沒有臥病在床,才是真正的好命。
老化無法避免,做好準備,從現在開始,才能成為真正的上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