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心」老師
王詩惠 2012-03-11
就在剛接任英語教師時,聽到的建議大多是:「當科任不比當導師,每個禮拜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不多,所以一定要兇,上課盡量不要笑,擺張臭臉,這樣才壓得住學生。」對於科任老師職務還是新手的我,於是就真的秉持著「不笑」、「口氣兇」、「上課嚴肅」三大原則來面對孩子。就這樣上了大約二個多星期的課,課堂上,學生果然都乖得鴉雀無聲。剛開始我以為自己的方法奏效了,但慢慢才發現根本看不到學生學習的熱忱,雖然師生共處同一間教室,但我和學生卻完全沒有互動,和學生的心也沒有交集。
回想以前擔任導師時,對於每個孩子的個性、脾氣幾乎都瞭若指掌,良好的師生關係讓自己在教學上遊刃有餘。但是,我漸漸的開始不喜歡這樣不苟言笑的自己,感覺自己好像變成另一個人,教得並不開心,每天上英文課竟變成了一件苦差事,也覺得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因此一度對教職感到不安與惶恐。
直到有一次聽到太極門師父的叮嚀,要弟子學著做一位「真誠」的人,並且學習用一顆「歡喜心」去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這些話讓陷入瓶頸的我,找到了自我突破的決心,當下決定要拿下偽裝的面具,用真實的自己來面對我的學生,不要因為轉換成科任老師就有所改變;而且經常對學生發脾氣、擺臭臉,這樣不僅容易疲累,在教學上更是滯礙不前。
於是,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首先我改變了以往嚴肅的口吻,課堂上也都安排一些活潑、開心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雖然上課沒有像以前那樣秩序良好又靜悄悄,但有了互動,我反而更能清楚的知道他們學習的狀況。幾週下來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和學生除了有教學上的對話之外,在課後,學生也願意敞開心房,向我吐露學習英文上的困難以及對英文的恐懼,為師的我當然是樂於協助孩子們解決困難。有時在校園碰到面,他們也會一改以往的冷漠態度,熱情地跟我打招呼,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結果。真的沒想到,一念之間,一點點的改變,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讓自己和學生都受惠。
師父教我的智慧還不僅於此。師父說,凡事都有陰陽,這讓我明白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也應處於「平衡」,亦即「恩威並施」,若只是想一味地用威權制服學生,或任由學生恣意而為以博取學生的喜愛,都不是理想的狀態。這樣「陰陽平衡」的原則,並不會因為擔任班級導師還是科任教師而有所不同;而當自己有這樣的認知,在師生關係上找到平衡點時,我發現我與學生不僅能夠互敬,上課還多了更多歡笑聲呢!本來我以為改變自己會失去老師該有的威嚴,因此遲遲裹足不前。但因為懂得運用「真心」還有「歡喜心」──用這雙心來面對工作以及學生,我不僅不再害怕教英文,還非常樂在設計許多有趣的教學活動。而事實也證明,我非但沒有因此失去該有的威嚴,得到的反而是加倍的歡喜以及快樂。
太極門是一個讓自己可以修心修性的清靜之地,入門練功短短數月,定時的練功不僅讓自己的身體比以前更健康,心裡也更加安、定、靜。師父曾說過要勇於改變自己,當自己願意放棄原本的執著而轉變心念時,我才發現原來事情也可以如此的順利進行,生活竟然也可以過得如此開心,感恩師父平日不斷的耳提面命提醒弟子,讓自己隨時都充滿正向能量,克服所遇到的困難,現在,當我在面對教學上的挫敗時,也已經能夠勇敢並且歡喜地面對,不再惶恐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