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觀點:全方位有氧的快樂人生
2023-05-31
「人生好像沒什麼意思,還沒當醫生就開始要當病人了?」林院長從小熱愛運動,因大二時一場急性肝炎,從那時開始體認到「運動可以健康,可是不真正等於健康」,加上在學校輔修針灸,一次被針灸的經驗,重志感受到「氣」確實是存在的。
林院長分享,天之三寶為日、月、星,地之三寶為水、火、風,人之三寶則為精、氣、神,天地人三寶缺一不可,以人而言,缺一則精疲力盡、頭昏眼花,氣在人在,氣絕人亡。道家說「一氣生萬物」,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重志也提到,古字「炁」(氣)中的「无」為「無」,意在氣沒有形象,看不到摸不著,須無私、無慮方可感受到能量。
林院長表示,人自出生後,能量就會持續消耗,一般而言,35歲之後能量消耗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練氣才是補充能量最佳的方式。林院長本身學西醫,以前對中醫半信半疑,後來接觸了解後發現,中醫其實非常科學而且簡單易懂:「氣等於陽,血等於陰,血帶動陽氣,可以補充氧氣。」重志舉例說明,人如果營養過剩而沒有氣的帶動,就很容易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中風、狹心症等。
林院長引用SARS流行時期,德州貝勒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及免疫學專家封莉莉博士的一份名為「打坐練氣功,病毒不易侵身」的研究報導,該則報導指出,免疫力的強弱取決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張力是否平衡,人在面對緊張、壓力時,交感神經容易興奮,副交感神經系統卻呈現赤字,此時免疫力就會降低,研究也證實,「打坐入靜、修習氣功」可使副交感神經系統活絡,調整免疫力,進而產生抗病毒及抗發炎等作用。
林院長就「作用、呼吸、神經、免疫、消化排泄、能量及部位」等項目歸納出練氣功和劇烈運動的差異,他指出,修習氣功可充氧增加能量,因為腹式呼吸較肺部呼吸深、長、勻、細,可增加肺活量3到5倍,對於大腦神經系統有充氧入靜的作用;免疫方面,可使T細胞增加,在能量的差異上,特別適合體質弱者,可以讓能量由弱轉強 。至於在身體部位的差異,他總結為「(氣功)吐納療臟腑 運動強筋骨」。
林院長以修習氣功多年經驗指出,太極門氣功的特質,除了上述的優點,特別著重在性命雙修及心氣功夫的鍛鍊,他表示,修習太極門氣功是由內而外,可以提昇整體健康,除了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健康,每天練功前的準備,就是提醒自己須放鬆、安靜與自然,長久以往,自然會讓身心習慣處於放鬆的狀態,沒有太多的思慮牽掛,人自然就容易快樂歡喜。
林院長表示,太極門氣功不但簡單易學而且安全有效,還有「明」師引導,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明師引路」。他以自作的一首打油詩來他描述他氣功修行人生的心得:「紛紛擾擾擾人心,忙忙碌碌忙人生,貪貪玩玩苟且過,坎坎坷坷自己尋,匆匆人生莫錯過,看無似有真氣存,眾人尋他千百度,明師指引光明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講座分享當天適逢聯合國國際良心月,林院長表示,從入門那一刻起,「我的師父就對弟子說,良心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和他人,凡事只要對得起良心,問心無愧大膽去做就對了!」他還提到師父引導弟子每天靜坐、省思、懺悔、行善及贖罪,在今年慶祝聯合國國際良心日四週年紀念活動致詞提到:「如果每天安靜一分鐘,反思自心、真心改過;如果每天安靜一分鐘,感恩自己所擁有,並為他人和世界祈福,你將和自己與生俱有的良心合而為一。」
多年來,太極門師徒已到訪全球101個國家、300多個城市進行愛與和平的文化交流,林院長認為,這都是神氣家族親身實踐良心文化的具體成果。太極門文化承傳道家心源,林院長認為能夠入門練功,是一種很深的緣份,希望大家把握機緣,也祝福人人都能擁有「健康、財富、智慧、快樂、幸福」五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