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智慧收服我家的神氣寶貝
2024-06-10
紀奎亮認為幸福就是「在生活中相互的點滴付出,在心中日積月累的滿足感,每天生活在充滿著驚喜之中」。他提到,陪產的經歷讓他深刻感到每個新生命的誕生都需要媽媽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他更加珍惜及愛護妻子。他回憶起二寶剛出生時頻繁的拉肚子,他當時正準備隨師父前往紐奧良進行文化親善訪問,即使人在國外,他心裡仍一直牽掛著孩子。
在育兒的過程中,紀奎亮和陳詩妮經歷了許多挑戰,例如幫換尿布、半夜泡奶、照顧生病小孩等。他們學會了調整抱小孩的姿勢,避免手部拉傷。此外,紀奎亮分享了如何轉念及不斷地用創意解決孩子哭鬧不吃飯的飲食習慣,例如家庭成員互相餵食的遊戲,或通過玩「火車進山洞」遊戲來引導孩子愉快地進食。
「送老大去上學,兒子會充滿好奇蹲在地上看水溝裡的螞蟻。」眼看著快來不及上班,紀奎亮想起自己童年時對昆蟲的著迷,就以「螞蟻的工作是找食物,而小朋友的工作是進教室和老師同學一起玩」的比喻,讓兒子願意進入教室。紀奎亮很感恩能運用在太極門學到的智慧,調整自己的心態,用耐心與愛心引導孩子。
紀奎亮很感謝父母和丈母娘在育兒路上的支持,及孩子們的純真和快樂提醒他要放下外在的虛假,
陳詩妮也分享育兒經驗,她在懷大寶的期間曾做過唐氏症篩檢,超音波顯示鼻骨不明顯,但她懷著正向的心念,順利生下老大。二寶出生後,因頻繁拉肚子讓她很擔憂,後來通過調整奶粉品牌及以母乳餵養,情況逐漸穩定。詩妮提到,在兩寶小時候就帶他們進入神氣家族,二寶出生才兩個月很神奇的就能一覺到天亮,有良好的作息,讓他們夫妻可以晚上好好休息。
陳詩妮感謝媽媽在她大學快畢業時帶她入門練功,讓她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面對育兒的問題時,能夠靜下心來,用耐心和愛心與孩子好好溝通,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因生氣而對孩子造成陰影。陳詩妮認為,現代的教養模式應該以正向教育為主,用愛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