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活愈像小貝比
莊惠娟
我任職於公家機關,工作的部門是經常與民眾有電話或面對面直接接觸的業務單位。由於人事精簡,因此每位同事都要面對龐大的業務量,不僅需咬緊牙根、埋頭苦幹,辦理案件的同時,還要隨時接聽民眾打進來的案件查詢電話或是問題解答。經常一通電話就要花費許多時間解說,如此下來,勢必影響承辦案件的速度,因此「為民服務」的品質,有時難免會因工作的壓力、對方的無理要求或語氣不佳,而有所折扣。
有一天,在電話中向一位申請人說明他的案件,由於對方所送的書件中,有多處不符規定且有疏漏的地方,因此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他說明,才讓他清楚如何處理。掛上電話後,身旁的一位同事對我說:「惠娟,妳為什麼都不生氣?這麼簡單都不會,妳還那麼有耐心跟他講那麼久。」我笑了一笑,回答:「沒有人會故意把事情做壞的,他就是因為不會才會做錯,我們每天在做這些事,當然覺得很簡單,但對他來說,可能是第一次,站在他的立場想一下,就不會生氣了。」同事聽完後點點頭說:「嗯,我要跟妳學不生氣!」
回到座位後,我想起自己因為在太極門練功,有師父耐心的引領,才有今日同事口中有耐心的我,因為師父的身教、言教深深地影響著我。由於經濟環境的不景氣與金融風暴的衝擊,申請人為了節省開支,以往會委託專業代理人代辦的事情,現在都自己辦理,可想而知所送的書件,自然是丟三落四了。剛開始看到這樣的書件,真覺得快暈倒了,因為要補的資料太多了,送過來的書件又錯誤百出,真不知要從何通知起。但是想起師父對弟子總是不厭其煩的耐心叮嚀,也常告訴我們凡事要有同理心……,想想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每個人的生存都不易,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人人都應該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共體時艱,才能走過困境、迎向未來。
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去做事,每幫一位申請人完成申請時,聽到電話裡感謝的話語,就像做了一件好事一樣的開心;於是工作壓力不再是壓力,更沒有所謂的「星期一症候群」。同事說看我:「吃得滿足(40元便當)、睡得安穩、沒煩沒惱的,就像小貝比一樣,真是羡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