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批評變成美麗花朵
吳幸如
吳幸如 2010-01-03
研究工作雖已結束多時,但後期長達兩年間,我遲遲沒有任何準備要畢業的動作,甚至一度已宣稱放棄了學位,每天只想著今天要洗哪床被單、晚上要煮什麼菜色。直到有一天,在太極門練功研修時聽到師父的一句話,提醒我們要找出自己的缺點,還要勇敢地面對它,才有辦法突破與改變;當時師父還鼓勵另一位同樣在念博士班的師姊要下定決心專心拼畢業,畢業之後才會有更多本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想想我也唸了八年多的博士,到底是什麼關卡讓我完成不了?絕對不是永遠收集不完的資料,也不是繁忙的工作壓力,原來是我始終害怕被攤開來被品頭論足的那一點點小小的虛榮心作祟。
我的研究從純自然科學領域逐漸跨足到社會科學,談的是人與野生動物複雜多樣的現況,而國內從事類似研究的人如鳳毛麟角,用不到一隻手數就數完了。一路走來,聽過幾回師長對我後來研究方向與方法的質疑與批評,總說訪問調查不管怎麼做就是不科學云云,對於接下來的分析結果當然都是存疑的多,讓人時常感到十分挫折;幾次下來,我逐漸變得不喜歡跟人談論我的研究。從許多國外類似的研究報告與我幾次國際研討會報告中的備受肯定,雖找回一些研究上的自信,但對於最後畢業尚得通過國內專家學者考試的畏懼,仍讓我裹足不前。
後來在決定要畢業後,程序上我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始一一找校內外老師們討論我的研究,果然也如預期地一一受到相同無情的抨擊。以前的我會因此懷憂喪志,但這次我因為已做好了面對批評的心理準備,反而把每位老師的批評當作是善意的建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過去忽略了表達我採用的研究方法之必要及重要性,難怪絕大多數非從事相同領域的研究者會覺得難以接受。雖然後來接收了不下數十位老師的震撼教育,但我卻滿心歡喜,十分感激他們點出了我的盲點;也多虧了這麼多老師的幫忙,我最後竟在短短的期限內十分順利地完成我的畢業論文,還一致得到所有口試委員的肯定,給我高分過關,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經過這次的經驗,我發現當心存感恩時,所有如箭般飛來的批評都會變成美麗的花朵;當真的下定決心勇敢面對自己的弱點時,再難過的關卡都能一一化解;與其自己嚇自己地胡思亂想,不如務實地起而行動。謝謝師父的提醒,讓我學會更勇敢、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