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遇上自然 天知道誰是最後贏家?
氣象人分享「萬物循天理 天地人本一」的智慧
2011-04-14
目前服務於海軍大氣海洋局,專門從事氣象分析及預報的蔡世樵上尉談到科學與自然的幾次精彩交鋒過程。他指出,人類嘗試用科學的方法想要改造天氣,但歷經多年實證經驗後發現,只會自嚐惡果。氣象人的責任,不再是只告訴人們「今天會不會下雨?」等簡單資訊,而是藉由科學知識來讓人們從大自然中學習與其和平相處之道。
蔡世樵更以生活個案說明:從事氣象工作越久,越覺得人應該要學習對自然謙卑;以大肚魚來說,有水溝的地方就有很多這種魚,這種魚有一顆大肚子,以為牠隨時要生了。蔡世樵反問大家,可知道牠什麼時候才會生嗎?其實只要一下大雨,水溫一改變,所有的大肚魚都生了。但是反觀我們人類媽媽懷孕的經驗,我們人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小孩在想要的良辰吉日出生的,蔡世樵說:「所以不要看不起大肚魚,光這一點牠就比我們人類厲害。」
對照古今中外的預測智慧,蔡世樵談到,氣象預報需要高科技的裝備和技術,但以前的人科技沒這麼發達,要怎麼預測天氣?他引導大家認識古人的智慧,「他們從一些動物的行為就可以知道天氣的變化,例如看到癩蝦蟆出洞、燕子低飛、雞放出來卻不回籠時就知道等下要下雨了。」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學習如何跟自然和諧相處,現代人們卻開始為了某些目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去改造天氣。他談到美國曾經嘗試「破颱計畫」,希望讓颱風的強度及降雨量在登陸前減弱,但實施後卻反而造成西太平洋所生成的颱風強度都增強許多,甚至許多達到超級颱風的強度。「這種反常結果使得無人再敢嘗試此計畫,也說明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所作所為,最終的後果還是必須由自己來承受。」
面對災變天氣對於環境的衝擊,人類到底能做什麼?該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小即在太極門練功成長的蔡世樵說:其實答案很明顯,人類應該集結所有愛與善心的正向意識迎接未來的挑戰,改變可能面臨的災難。他引用太極門師父所教導的「萬物循天理,天地人本一」的觀念,讓他懂得感恩大自然,當在面臨多變的天候環境以及更難處理的工作環境,能以一顆對地球尊重的心,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將其個人專業與生活結合,並以高度的熱忱來面對工作,帶動週遭的人去愛護地球,真正做到對整個環境及地球有幫助的事。
當科學遇上自然,天知道誰是最後贏家?當人們高喊「人定勝天」之際,近年來各地天災屢創新高,讓人見識到大自然反撲的可怕威力。這場「順應自然,快樂之源」講座獲得熱烈迴響。當天精采的講座,在各專業領域人士引導下,幾乎上山下海,認識天文地理,敲開科學與哲學之門,回歸到愛與尊重自然的人生智慧,尋找與環境和平共存的保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