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跟著師父跑的日子
周志宏 2011-12-13
我第一次踏上凱達格蘭大道,是民國八十七年的國慶展演「旗開揚善鼔正心」,旗展雄風、旗開得勝,我也是一百零八位旗手之一。最近一次是去年(民國九十九年)國慶展演「文武興國 富強康樂 黃金百年 超越巔峰」,我擔任舞龍的龍手。這十三年中,太極門十次受邀、八次參與,而我也參加了其中七次演出,國慶大典的「那些年」,我們都是抱著一顆為國家祝賀生日快樂的心,也為中華民族的古文化創造出新生命!
文化的薪火,透過老門派的師徒傳承保留下來,多少年來,優美的國粹文化日漸式微、甚至成為絕響;然而,在太極門裡,我看到的是師父以一代掌門人風範,把中華文化保存下來,而且,在每一次的練習場合中,師父一定會出現,將這些已經很少看到的中華文化傳給我們這群弟子。那些年,我們總是跟著師父身後,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師父總是以最好的「身教」,陪伴在弟子們的身邊,做最好的示範,不時提醒、提攜與教導,這就是老門派的師父與徒弟。
師兄姊們來自各行各業,每每犧牲假日揮汗練習,那怕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都是一次又一次反覆的練習直到純熟,歡喜的迎接挑戰,也完成了種種不可能的任務。在滂沱大雨中,我們可以在泥濘的黃土草地上奔馳,那怕淋得全身濕漉、濺得全身黑泥;在汗如雨流的烈日下、在狂風大作的颱風天,我們一樣甘之如飴,因為我們知道所為何事!不只為了國家的生日、更為了師父「傳承」給我們這中華民族老祖宗的智慧、心血結晶,做弟子的就該有那個「肩膀」承擔下來。
「文化」,是國家的命脈,更是一個國家永續生存的碁石,老門派的師父對文化傳承的堅持與執著,也是文化命脈得以保存的最重要原因。我們常可見到成為「絕學」的文化,往往是因為「後繼無人」或是孤獨的隻手難撐起這樣的重責大任;師父走過弟子走過的路,所以老人家知道弟子的心;也因為苦過弟子的苦,所以更有心疼弟子的心。在師父給了我們那麼多師兄姊之後,我才發現到「有師父真好!」「有師兄姊真好!」因為在文化薪火相傳的道路上,我們一點都不孤獨!
十三年前,當我站在總統府前,我還膝下無子。十三年後,我和十一歲的兒子一起站在總統府前,為著文化傳承,做了最好的見證!太極門裡的薪火相傳就是這樣代代承傳!放眼望去,在場上展演的更多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太極門家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也是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也許哪一年,我還可以跟著孫子,一起追著師父傳承給我們的足跡跑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