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雕塑身心的藝術家
蒲浩明 2012-03-02
進入神氣家族已有兩年的光景,健康狀況的改善,身心擁有正向的能量,讓我的感覺更加敏銳,創作靈感自然是源源不絕,和以往需依賴等待偶爾出現的靈感,有很大的差別。自從在我的師父洪博士身上學到陰陽平衡的智慧之後,我將這個功夫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擴展到人際關係的運用,尤其是運用在工作上,與協力廠商、工作室的成員和兒子──子超師兄之間的溝通,得到許多意外的收穫。
我的作品大多是以自我創作為主。藝術家容易主觀又感性的態度使然,往往只注意作品自我要求的完成度,工作的流程較隨性,也不在意協力廠商要求的工期,以及雕塑作品和周遭景觀整體的規劃等等,這些狀況讓負責工作室對外聯繫和溝通的兒子相當困擾。因為我總覺得在創作方面我是專家,裡面許多的「眉眉角角」只有我最清楚,是外人無法進入的世界,而且心裡面也還當子超師兄是個孩子,根本不重視他說的話。
然而在練功的過程中,我聽師父提醒不斷的修改自己的脾氣和態度後,漸漸察覺子超的人格特性,在處理事情較冷靜客觀,對事物的看法也較理性,而這些都是很主觀和感性的我最欠缺的。當我試著靜下心來認真聽他的每一句話,並用心體會他的建議以及分析後,才發覺我們父子倆的合作正好有互補的作用,也是陰陽平衡之道的運用;之後我們的溝通都能在平心靜氣的氣氛下進行,也因此讓我作品的呈現和效果起了很大的加分作用。
之前我們的工作室承辦設計製作台灣在日治時期的文化、民主、人權運動先驅者蔣渭水的銅像,銅像高達240公分,工期製作原本是規畫半年的時間,但因故縮短為四個月,因此每個相扣的環節都不能有差錯,相關的協力單位、廠商也都必須配合得很順暢。
由於平時認真修練太極門氣功,身心都處於一個健康狀態的我,可以很縝密圓融的去思考各種問題,例如:這個蔣渭水的銅像,要用什麼形象去表達他一生對台灣的貢獻?放在蔣渭水紀念公園的戶外空間,要如何搭配周遭的環境空間?業主的主題需求、公家單位的看法,都必須要做一個統合的配置,才能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在這四個月的製作期間,我就這樣一直保持著高昂的精神和體力去創作和溝通,並且相當順暢的整合各個相關配合的單位。
當作品完成後,我非常驕傲我們台灣人的團隊可以做出令人刮目相看、媲美歐洲進口水準的雕塑作品;也非常高興沒有辜負父親傳承給我的使命,將雕刻藝術在台灣深耕、發揚。落成典禮那天,馬總統更親臨現場參加,而我也必須在眾人面前將製作理念說出來,但因為安排的時間不夠,所以我立即把五分鐘左右的講稿,縮短為一分半鐘,且字字句句切中要點。當馬總統仔細聆聽後,覺得我把台灣紀念銅像的歷程和這個銅像對我藝術生命的重要性,表達得簡短而有內容,因此總統請我把所講的每字每句都用筆記錄下來,以供後人參考。這都要感謝我的師父經常鼓勵我們用最短的時間來分享自己的練功心得,不知不覺間,我已養成了說話要說重點的習慣,沒想到,這個功夫竟然讓我在極短的表達機會中得到馬總統肯定的榮耀。
學藝術的人常常講究要保持心靈的自由,因為這樣才能夠擁有無限的創作空間,也才能保有自我的獨特個性,所以有人認為創作者若受限在一個團體之中,心靈的自由度將會被壓縮、削弱甚至被剝奪。但是我卻非常感激在神氣家族這個團體中,藉由練功、修改和分享,擁有健康的身心,且心靈得以更純淨、心胸更廣大,創作更沒有設限,尤其學習到在各方面找到一個平衡關係的功夫,讓我保有自我創作風格的同時,也能做到圓融和圓滿。